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555|回復: 0

情緒病

[複製鏈接]

0

金幣

15

主題

98

回帖

窮鬼

積分
3
發表於 2019-9-25 11:45:0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(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/編輯整理)面對難受的情緒時,自我慈悲是非常有力的工具,可以使人脫離情緒化反應的破壞循環,這種情緒化的反應經常控制我們的生活。本文將仔細觀察自我慈悲讓情緒復原、增益身心健康的方式。
能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較低

諸多文獻中最有力、最一致的發現就是,能夠自我慈悲的人焦慮憂鬱的程度比較低,且兩者的關聯性很強。也就是說,對焦慮與憂鬱來說,自我慈悲是一個主要的保護因素。自我批判、能力不足的感覺與憂鬱焦慮有強烈關聯。當人覺得自己有嚴重缺點、應付不來生活中的挑戰時,容易因為恐懼與羞愧而封閉自己的情緒,眼中只見一片愁雲慘霧,於是事情每下愈況,因為負面的心態蒙蔽所有的感覺,我將這種心態稱之為「瀝青」(black goomind)。

研究證實,大腦對負面資訊的敏感度大於正面資訊,當一個人在評估別人或自己時,對負面事實的重視程度大於正面。例如,參加派對前你照了一下鏡子,發現下巴長了一顆青春痘,接下來,你完全不會去注意髮型是否出色或是衣服亮不亮眼,眼中只有那顆青春痘,宛如救護車上的緊急紅燈在你眼前閃個不停,於是,你對自己今晚看起來如何的感覺隨之扭曲。這一切都是其來有自的。

大腦對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

在自然的環境中,負面資訊意餵著威脅靠近,如果沒有立即對潛伏在河岸的鱷魚做出反應,不久就會成為牠的盤中飧,因此大腦進化到對負面資訊高度敏感,並在大腦的杏仁核迅速反應,也就是採取行動把生存機會拉到最大。所以,大腦給予正面資訊的注意力和時間比不上對負面資料的關注。

《佛陀腦》(The Buddha’s Brain)一書作者韓森(Rick Hanson)說:「大腦對負面的體驗就像魔鬼粘,對正面體驗卻像不沾鍋。」因此,人類把正面資訊視為理所當然,把注意力全投注在負面資訊,彷彿生命繫於其上。

一旦緊抓負面心念不放,就像壞掉的唱機般不斷跳針。這個過程稱之為「反芻思考」(rumination),與造成憂鬱症、焦慮的重複性、侵入性、無法控制的思考方式有關。反芻思考過去的負面事件容易導致憂鬱症,而反芻思考未來可能發生的負面事件,同樣也會焦慮。

女性罹患憂鬱症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

研究顯示,女性比男性更可能反芻思考,這一點說明何以女性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比例約是男性的兩倍,這個性別差異有一部分是來自生理方面,但是文化也有影響。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婦女在社會上的權力小於男性,對事情的控制力量沒有那麼大,因此必須對危險更提高警覺。

(本文摘自/寬容,讓自己更好: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/天下文化出版)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Contact US|Terms of Service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香港少女論壇  

GMT+8, 2024-11-23 19:17 , Processed in 0.04601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���ٻظ� 返回頂部 �����б�